心肌缺血饮食和锻炼应该怎么办
心肌缺血患者可通过调整饮食结构、控制运动强度等方式改善症状,主要干预措施包括低脂低盐饮食、有氧运动、戒烟限酒、规律作息和药物辅助治疗。
1、低脂低盐饮食
每日钠盐控制在5克以内,避免腌制食品。选用橄榄油替代动物油,增加深海鱼类摄入如三文鱼,每周2-3次。每日蔬菜水果不少于500克,优先选择菠菜、西蓝花等深色蔬菜。全谷物占比应达到主食的1/3以上。
2、有氧运动
采用靶心率控制在220-年龄×60%-70%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骑自行车等,每次持续30-45分钟。运动前需进行5-10分钟热身,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每周锻炼3-5次,运动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应急。
3、戒烟限酒
烟草中尼古丁会促使冠状动脉收缩,每日吸烟量超过10支者心肌梗死风险增加3倍。酒精摄入男性每日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可采用尼古丁替代疗法辅助戒烟,避免被动吸烟环境。
4、规律作息
保证每晚7-8小时睡眠,午睡时间不超过30分钟。避免熬夜和倒班工作,保持排便通畅。每日固定时间监测血压和心率,控制晨峰血压不超过140/90mmHg。
5、药物辅助
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节血脂,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改善心肌供血,阿司匹林肠溶片抗血小板聚集。定期复查血脂四项和心电图,出现胸痛加重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心肌缺血患者需建立饮食运动日记,记录每日膳食种类、运动时长和身体反应。烹饪方式以蒸煮炖为主,避免煎炸烧烤。冬季注意保暖防寒,夏季避免高温时段外出。保持情绪稳定,可练习八段锦等舒缓运动。每3-6个月进行心脏彩超和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治疗效果,随身携带急救卡片注明病史和用药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