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小儿咳嗽病人的护理

发布时间:2020-12-1025628次浏览

家长在平时生活中一定要注意起来孩子的身体状况,当出现一些疾病时千万不可大意,一定要及时治疗,帮助孩子尽快好起来,就拿小儿咳嗽这种病来说吧,小儿咳嗽病人的护理需要做些什么呢,下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休息与保暖患儿应减少活动,增加休息时间,卧床时头胸部稍提高,使呼吸通畅。室内空气新鲜,保持适宜的温湿度,避免对流风。

2、保证充足的水分及营养供给鼓励患儿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给予易消化营养丰富的饮食,发热期间进食流质或半流质为宜。

3、保持口腔清洁由于患儿发热、咳嗽、痰多且粘稠,咳嗽剧烈时可引起呕吐,故要保持口腔卫生,以增加舒适感,增进食欲,促进毒素的排泄。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开水,以清洁口腔。年长儿应在晨起、餐后、睡前漱洗口腔。

4、发热护理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5、观察呼吸道分泌物的性质及能否有效地咳出痰液指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若痰液粘稠可适当提高病室湿度,室内温度宜维持在百分之60左右,以湿化空气,稀释分泌物,也可采用超声雾化吸入或蒸气吸入;对于咳嗽无力的患儿,宜经常更换体位,拍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促进炎症消散;如果分泌物多,影响呼吸时,要用吸引器,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有咳喘症状者可给予氧气吸入。

6、健康教育加强营养,适当开展户外活动,进行体格锻炼,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适应能力。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避免受凉或过热。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不要让小孩到公共场所,以免交叉感染。积极预防营养不良、佝偻病、贫血和各种传染病,按时预防接种,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相关推荐

02:33
小孩子咳嗽发烧怎么办
小孩子咳嗽发烧大多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如果在冬春等流感流行季节发生,最常见的就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感染后,体温调节中枢会把体温升高,抑制病毒在体内复制繁殖,还可伴有全身肌肉酸痛、乏力、咳嗽等症状,所以建议尽早服用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如临床常用的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进行治疗。另外,针对高烧,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退烧。咳嗽痰多的可以口服化痰药,还可以做做雾化缓解症状。
01:56
小孩咳嗽吃什么药
小孩咳嗽吃什么药,应依据咳嗽的原因决定。咳嗽只是一个症状,要对因治疗,比如肺炎、感冒、支气管炎引起的咳嗽,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和化痰平喘的功效,还能起到润肺、养肺、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除服用药物外,家长应避免给小孩食用生冷的食物,否则容易导致重寒伤肺,加重病情。同时要注意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要清淡有营养,平常多给宝宝喝温的白开水,有利于病情恢复。
03:01
宝宝吃奶时感觉嗓子有痰怎么回事
宝宝在吃奶的时候,家长只是感觉宝宝嗓子里有痰,往往提示孩子可能存在喉软骨软化的问题,而并不是呼吸道感染。对于小宝宝来说,很多小宝宝在吃奶或者睡眠,或者有时候孩子哭闹的过程中,会感觉孩子嗓子里有痰,但是孩子并没有其他,呼吸道感染相关的症状。比如孩子没有咳嗽、鼻塞、流涕、发热等呼吸道相关的表现,只是在孩子吃奶或者睡眠,或者哭闹的过程中,感觉孩子嗓子里有痰,并不提示孩子有呼吸道感染,很可能是因为孩子喉软骨软化,也就是喉软骨局部发育不良所引起的。如果发现孩子有相关的呼吸道感染症状。比如鼻塞、流涕、咳嗽、咳痰,包括可能有呛奶、吐沫、甚至发热等,需及时就医。
小孩咳嗽有痰需要吃抗生素吗
小孩出现咳嗽有痰的病症表现,并不一定要使用抗生素药物,只有在病症比较严重的时候,才推荐使用此种药物进行治疗。抗生素药物的主要功效,是能够促进消炎。针对咳嗽有痰对应的呼吸道炎症疾病是比较适用的。如果出现的咳嗽有痰,对应的是感冒类疾病,可以先尝试使用抗感冒的药物进行控制,选择中成性质的药物,同时要注重用药之后坚持多喝水。而针对炎症疾病,才建议应用抗生素药物。在用药之前还需要先做药敏测试,了解是否存在过敏的反应。明确存在过敏之后,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抗敏治疗,还需要选择其它的替代药物,平时增加优质蛋白的饮食。
语音时长 01:29

2020-12-23

97085次收听

小孩咳嗽有粘痰吃什么药
小孩出现咳嗽有粘液的症状,可以选择吃以下几种药物,首先是止咳化痰类药物,咳嗽有粘液,很有可能是出现了咳痰的表现,应当使用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可以选择中成性质的药物,注重用药请遵医嘱。其次是抗生素,小孩出现咳嗽有痰,还可以应用抗生素药物进行治疗。在用药之前,应当先做药敏测试。确定不存在过敏的表现之后,才能够遵医嘱正确的应用药物。再则是降火类药物,如果小孩出现的咳嗽有粘液是由于上火引起的,则需要使用降火类药物进行治疗,常用的降火药物多为中成性质的药物。在用药之后也需要增加饮水量,并且多吃性质温和的饮食,避免吃热燥类的食物。
语音时长 01:28

2020-12-23

74998次收听

小孩支原体阳性咳嗽传染吗
小孩患上支原体阳性咳嗽疾病,具有一定传染性。所以需要在患病期间,进行积极的隔离。此种病症主要是通过飞沫进行传播,特别是在确诊患上疾病之后与他人进行交往,应当戴上口罩,避免近距离的与他人进行接触。而有打喷嚏、咳嗽的表现时,也需要用手肘进行遮盖。还需要针对疾病,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可以选择使用抗感染类药物,遵医嘱把握合适的用药剂量。并且要注重在患病期间,使用自己专用的餐具以及清洁卫生用品,在用药之后还需要坚持多喝水。注重生活各方面的护理,还需要按时监测疾病的发展。平时可以多吃高蛋白质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体质增强。
语音时长 01:27

2020-12-23

97347次收听

小儿咳嗽形成的原因
小儿咳嗽形成的原因都有哪些呢,大家都知道平常咳嗽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但是经常咳嗽就不正常了,如果经常性的咳嗽首先要判断是否跟周围空气和环境有关系,如果呼吸道疾病引起的患者都会可能持续性咳嗽,所以及时的判断咳嗽的病因能够很好的对症下药,缓解咳嗽的症状。
小儿鼻塞咳嗽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小儿鼻塞咳嗽的原因是什么,找出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小儿鼻塞咳嗽大多数是病毒性感冒引起的,这时要服用抗病毒的药物治疗,同时多饮水,促进代谢,注意休息,有利于康复。还有一部分是过敏因素引起的,这时要用抗过敏的药物治疗,鼻塞、咳嗽严重的可以配合雾化治疗,按摩鼻跟部,局部热敷,都能缓解症状。如果发病时间较长,咳嗽较重,伴有咳痰,要去医院就诊,拍胸片确诊是支气管炎还是支气管肺炎的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语音时长 01:18

2020-02-10

65802次收听

02:35
小儿咳嗽饮食禁忌
在患儿咳嗽期间不要吃螃蟹,尽量避免吃牛、羊肉、猪肥肉、海产品,可以吃质量比较好的鸡肉,小里脊肉、瘦肉,蛋白含量比较高,胆固醇和脂肪的含量相对比较低,患儿相对易吸收又能保证营养的供应,同时忌过咸、过辣,警惕进食过甜的食物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咳嗽只是一个症状,只是疾病的一种临床症状,可能是感染性的疾病所引起的,也可能是非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不管是哪种原因的小儿咳嗽,所有的饮食禁忌,就是要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
小儿咳嗽吃什么
如果小孩出现了咳嗽的症状,首先可以多吃大蒜、萝卜、梨和橘子,这些食物对治疗咳嗽具有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还可以制作一些食疗方,例如蜂蜜萝卜汁和大蒜,不仅可以改善咳嗽的症状,对身体也有多种好处。
小儿肺热咳喘怎么治
小儿肺热咳喘可以使用中医疗法来治,具体可用水煎服桔梗汤或者苇茎汤等中药方剂,且可搭配服用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一类中成药,并配合中医推拿疗法进行治疗。另外,还可以制作生姜红糖水等食物进行食疗。
小儿咳嗽如何治疗
小儿咳嗽要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小儿咳嗽是为了排出呼吸道分泌物或者异物而发生的一种身体防御反射动作。一般咳嗽先有短促的气息声,继而生门迅速关闭,同时呼气,肋间肌、膈肌剧烈收缩,使胸内压升高,最后,生门突然开启,肺内空气或者分泌物随之咳出。一般小儿咳嗽的病因大概包括九个部分:一、呼吸道感染;二、变态反应性的疾病,比如支气管哮喘;三、异物或者其它的问题;四、压迫呼吸道的疾病;五、胸膜性疾病;六、循环性的疾病;七、精神因素;八、先天性的畸形;九、其它类型引起的咳嗽。小儿咳嗽在临床上有特异性咳嗽和非特异性咳嗽两种。特异性咳嗽是指咳嗽伴有能够提示特异性病因的其它症状或体征,即咳嗽是这些诊断明确的疾病的症状之一。非特异性咳嗽是指咳嗽为主要或者唯一的表现,胸部x线片可见异常的慢性咳嗽。
语音时长 01:27

2019-11-13

59099次收听

02:14
孩子咳嗽老不好怎么办
儿童慢性咳嗽的处理原则是明确病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病因不明,可进行经验性的对症治疗。如果治疗后咳嗽症状没有缓解应重新评估。长期顽固性干咳,常在吸入刺激性气体冷空气、变应原、运动或上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部分患儿没有任何诱因,或者是在夜间或者凌晨加剧。有的患儿发作有一定的季节性,因春秋为多,比如过敏性咳嗽。患儿的就诊已多采取止咳化痰和抗生素治疗一段时间,几乎没有疗效。而应用糖皮质激素抗过敏药、β受体激动剂和茶碱类,这个可以缓解。小儿咳嗽一般不应当应用镇咳药,特别是婴幼儿,如果应用镇咳药的话,它可能会阻碍这个痰液的排出,然后引起呼吸道阻塞,然后引起其它的病变。
1岁半宝宝咳嗽有痰怎么办
1岁半宝宝咳嗽有痰时,家长可以用空心掌为宝宝拍痰;还可以让宝宝应用氨溴索糖浆等药物或者雾化治疗止咳化痰;多补充水分也可以止咳化痰;烤橘子、川贝冰糖雪梨水、白萝卜葱白水等食疗方法也有止咳化痰的作用。
易坦静对孩子的危害有哪些
易坦静一般指氨溴特罗口服溶液,属于平喘、祛痰药,该药物对孩子的危害可能有嗜睡、胃肠不适、过敏、头痛、四肢麻木等。家长可以带孩子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