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牙齿松动
牙齿松动可能由牙周炎、外伤、骨质疏松、妊娠期激素变化、颌骨肿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牙周治疗、固定术、药物干预、手术切除等方式改善。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治疗导致牙齿脱落。
1、牙周炎
牙周炎是牙齿松动的常见原因,主要由牙菌斑堆积引发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患者常伴有牙龈出血、口臭、牙缝变大等症状。临床常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口腔粘贴片、西吡氯铵含漱液等药物控制感染。重度患者需接受龈下刮治或翻瓣手术,必要时配合骨移植修复。
2、牙齿外伤
撞击或咬硬物可能导致牙周膜损伤或牙根折断,表现为牙齿晃动伴咬合痛。轻度损伤可通过树脂夹板固定2-4周,配合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根折患者需根据折断位置选择根管治疗或拔除,儿童恒牙外伤后需定期复查牙髓活力。
3、骨质疏松
全身骨量减少会影响牙槽骨密度,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或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者。除牙齿松动外,可能伴随身高缩短、腰背疼痛。基础治疗包括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抗骨质疏松药物,同时建议增加奶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
4、妊娠期变化
孕激素水平升高会加重牙龈炎症反应,妊娠期牙龈炎可能导致暂时性牙齿松动。建议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可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抑制菌斑。多数产后6个月内自行恢复,若持续松动需排查牙周疾病。
5、颌骨肿瘤
成釉细胞瘤、骨肉瘤等占位性病变会破坏牙槽骨结构,表现为牙齿移位伴颌骨膨隆。需通过CBCT或活检确诊,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较大缺损需同期植骨修复。术后需定期复查防止复发。
日常应使用巴氏刷牙法每日清洁两次,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吸烟者建议戒烟。出现牙齿松动后避免用患侧咀嚼硬物,可暂时用抗菌漱口水维持口腔卫生。若伴随牙龈化脓、牙齿明显移位或面部肿胀,须24小时内急诊处理。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就诊前应告知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