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判断手腕是否骨折
手腕是否骨折可通过疼痛程度、活动受限、外观畸形、肿胀淤血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判断依据有局部剧烈疼痛无法活动、异常弯曲或隆起、X线显示骨皮质不连续等。
1、疼痛程度
骨折后会出现持续性锐痛,按压或活动手腕时疼痛明显加剧,且无法通过休息缓解。与软组织损伤的钝痛不同,骨折疼痛常伴随特定压痛点,如桡骨远端骨折时鼻烟窝处压痛显著。若尝试握拳或旋转手腕时突发剧痛,需高度警惕骨折可能。
2、活动受限
正常手腕可完成背屈50度、掌屈60度及尺桡偏30度的活动范围。骨折后主动活动度会下降超过50%,被动活动时可能听到骨摩擦音。桡骨远端骨折时典型表现为餐叉样畸形,腕关节无法完成背伸动作,尺骨茎突骨折则影响前臂旋转功能。
3、外观畸形
完全性骨折可能导致腕部出现异常突起、凹陷或成角畸形,如Colles骨折形成的枪刺样畸形。局部皮肤因骨骼移位可能出现牵拉性皱褶,严重时可见开放性骨折的伤口。儿童青枝骨折可能仅见轻微弯曲而无明显畸形。
4、肿胀淤血
骨折后48小时内会出现进行性肿胀,皮下淤血范围常超过5厘米,皮肤呈现青紫色。肿胀程度与骨折严重性相关,舟状骨骨折可能表现为解剖鼻烟窝消失。需注意肿胀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导致手指麻木等并发症。
5、影像学检查
X线片可明确骨折线位置及移位情况,必要时需加拍CT评估关节面损伤。腕舟骨骨折初期X线检出率约70%,需结合MRI或骨扫描。儿童骨骺损伤需注意区分生长板与骨折线,骨质疏松者需排除病理性骨折。
疑似骨折时应立即用硬板固定腕关节于功能位,避免移动患肢加重损伤。可冰敷缓解肿胀但禁止热敷,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及时就医完善检查,轻微无移位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复杂骨折可能需要克氏针内固定。康复期循序渐进进行握力球训练,避免过早负重活动。日常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中老年人需定期检测骨密度预防骨质疏松性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