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的并发症是什么
脊柱骨折的并发症主要有脊髓损伤、压疮、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脊柱骨折可能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等因素引起,需根据具体病情采取针对性治疗。
1、脊髓损伤
脊柱骨折可能导致椎体移位或骨片压迫脊髓,引发损伤。患者可能出现肢体麻木、肌力下降甚至瘫痪。需通过影像学检查评估损伤程度,严重者需手术减压固定,配合康复训练。
2、压疮
长期卧床患者因局部持续受压易发生压疮,常见于骶尾部。表现为皮肤红肿、溃烂。需每2小时翻身一次,使用气垫床,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溃烂处需清创换药。
3、深静脉血栓
下肢活动受限导致血流缓慢,可能形成血栓。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可通过弹力袜、气压治疗预防,确诊后需抗凝治疗,如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
4、肺部感染
卧床使排痰困难,易引发坠积性肺炎。表现为发热、咳嗽、痰多。需定期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稀释痰液,严重时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
5、泌尿系统感染
留置导尿管或排尿不畅可能导致感染,出现尿频尿急症状。需每日清洁会阴,多饮水,感染时口服左氧氟沙星片,定期更换导尿管。
脊柱骨折患者应保持轴线翻身避免二次损伤,饮食需高蛋白高纤维预防便秘,康复期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使用支具保护脊柱稳定性,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出现发热、肢体感觉异常等并发症征兆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