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平时应注意什么
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平时需注意严格休息、避免劳累、监测症状、调整饮食及预防感染。病毒性心肌炎主要由病毒感染引起心肌炎症,可能导致心悸、胸痛、乏力等症状。
1、严格休息
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减轻心脏负荷。恢复期也应避免剧烈运动,日常活动以不引起心慌、气短为度。卧床时可抬高床头减少回心血量,建议休息时间不少于3个月。
2、避免劳累
禁止重体力劳动和竞技性运动,提重物、长时间弯腰等动作可能增加心脏负担。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心率控制在静息状态增加不超过20次/分。
3、监测症状
每日记录体温、脉搏、血压变化,观察有无新发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若静息心率持续超过100次/分或出现心律不齐需立即就医。
4、调整饮食
采用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3克。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补充钾镁,限制浓茶咖啡避免交感兴奋。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血流对心脏影响。
5、预防感染
注意保暖防感冒,流感季节前接种疫苗。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接触感染者后可用生理盐水漱口。出现发热、咽痛等感染症状时需早期干预。
患者应建立规律作息,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保持情绪稳定,可通过冥想、音乐等方式减压。严格遵医嘱用药,禁用非甾体抗炎药等可能加重心肌损伤的药物。恢复期每1-2个月复查心电图和心肌酶,持续6个月至1年。家属需学会心肺复苏技能,家中备有硝酸甘油等急救药物。若出现持续胸痛、意识模糊等危重表现须立即呼叫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