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是怎么做的过程
化疗是通过静脉注射、口服或局部给药等方式使用化学药物杀灭癌细胞的治疗过程,主要步骤包括治疗前评估、药物选择、给药周期设定、不良反应监测及疗效评价。
化疗前需进行全面的医学评估,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测及影像学检查,确保患者身体耐受治疗。医生根据癌症类型和分期选择联合化疗方案,常用药物包括顺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液、氟尿嘧啶片等。给药方式以静脉滴注为主,部分药物可口服或通过鞘内注射。治疗通常分4-6个周期,每周期持续1-3天,间隔2-4周让机体恢复。治疗期间需定期监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水平及肝肾功能,出现骨髓抑制时可能需调整剂量。化疗药物会攻击快速分裂的细胞,除癌细胞外还可能影响毛囊、胃肠黏膜等,导致脱发、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可通过止吐药、升白针等对症处理。每2-3个周期需通过CT或PET-CT评估肿瘤缩小程度,有效者继续原方案,无效者需更换二线药物。
化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如鱼肉蛋奶,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缓解黏膜损伤,避免生冷食物预防感染。每日监测体温,白细胞低下时减少外出,口腔溃疡可用康复新液含漱。治疗结束后仍需定期复查,部分药物可能产生远期心脏毒性或继发白血病风险。建议加入癌症康复组织进行心理疏导,适度进行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增强体质,但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疲劳感。化疗后1年内每3个月复查肿瘤标志物,2年后可延长至半年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