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了肺炎怎么办
宝宝患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喂养、物理降温、遵医嘱用药、住院治疗等方式处理。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将宝宝头部垫高15-30度,采用侧卧位防止误吸。使用生理盐水鼻喷剂清理鼻腔分泌物,每日重复进行3-4次。痰液粘稠时可使用氨溴索口服溶液帮助稀释痰液,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持室内湿度在50%-60%有助于气道湿润。
2、合理喂养
采用少量多次的喂养方式,每次奶量减少1/3。选择易消化的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避免喂养过稠食物。母乳喂养时应缩短单次哺乳时间,增加哺乳次数。喂养后竖抱拍背20分钟,观察有无呛咳或吐奶。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使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走行区域。禁止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可配合使用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但24小时内不超过4次。保持室温在24-26℃,穿着纯棉单层衣物。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肺炎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支原体肺炎建议使用阿奇霉素颗粒,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咳嗽剧烈时可短期使用氨溴特罗口服溶液。所有药物使用不超过5天需复诊评估,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住院治疗
出现呼吸频率超过60次/分、血氧饱和度低于92%、持续高热3天以上等情况需住院。重症患儿可能需要氧疗、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等治疗。住院期间需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
肺炎恢复期应保持每日16-20小时睡眠时间,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饮食上增加维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胡萝卜泥、南瓜粥,每日饮水量按每公斤体重100毫升计算。出院后2周内需复查血常规和C反应蛋白,6个月内避免接种减毒活疫苗。家长需每日记录体温、呼吸频率、进食量等指标,发现异常及时返院就诊。保持居室每日通风2次,每次30分钟,使用空气净化器降低病原体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