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现膀胱脱垂
膀胱脱垂可通过观察下腹坠胀感、排尿异常、会阴部肿块、性交不适及反复尿路感染等症状发现。膀胱脱垂通常与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慢性腹压增高等因素有关。
1、下腹坠胀感
膀胱脱垂早期可能出现下腹坠胀感,尤其在长时间站立或劳累后加重。这种不适感与膀胱向下移位压迫盆底组织有关,可能伴随腰骶部酸胀。建议避免提重物或久站,必要时进行盆底肌训练。
2、排尿异常
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或排尿不畅,严重时需用手按压会阴部辅助排尿。这与膀胱颈位置改变导致尿道角度异常有关。若合并压力性尿失禁,咳嗽或打喷嚏时可能出现漏尿。
3、会阴部肿块
中度脱垂时可在阴道前壁触及半球形肿物,平卧时可能回缩。肿块表面可见膀胱黏膜,长时间摩擦可能导致溃疡或出血。需与阴道前壁囊肿鉴别,妇科检查可明确诊断。
4、性交不适
膀胱膨出可能造成性交疼痛或阴道松弛感,影响生活质量。脱垂组织可能阻碍阴茎插入,或导致性交后尿路感染风险增加。建议采用侧卧位减少压迫,严重者需手术修复。
5、反复尿路感染
膀胱残余尿增多易滋生细菌,表现为反复尿痛、血尿或发热。可能与脱垂导致的排尿不尽有关。需进行尿常规和尿培养检查,必要时预防性使用左氧氟沙星片或磷霉素氨丁三醇散。
日常应避免便秘和慢性咳嗽等增加腹压的行为,坚持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力。体重超标者需减重,绝经后女性可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改善黏膜弹性。出现脱出物无法回纳或伴随血尿时,需立即就诊评估是否需行膀胱悬吊术或经阴道网片植入术。术后三个月内禁止负重和剧烈运动,定期复查盆底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