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外耳道痈
外耳道痈是指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典型表现为耳痛、局部红肿、耳道狭窄伴脓性分泌物,严重时可导致耳周淋巴结肿大或发热。
1、病因机制
外耳道痈多因挖耳损伤皮肤屏障后细菌入侵所致。常见诱因包括频繁掏耳、游泳进水、糖尿病控制不佳等。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毛囊深层,引发局部中性粒细胞聚集和化脓反应,形成疼痛性硬结。
2、典型症状
早期表现为剧烈跳痛,触碰耳廓或咀嚼时加重。检查可见外耳道局限性红肿隆起,成熟后可出现黄白色脓头。伴随耳道狭窄可能导致传导性听力下降,部分患者会出现低热或耳前淋巴结压痛。
3、诊断方法
通过耳镜检查可见单发红色丘疹或脓疱,与弥漫性外耳道炎不同。严重者需取脓液培养明确病原体。需鉴别外耳道真菌感染、恶性外耳道炎等疾病,糖尿病患者需监测血糖水平。
4、药物治疗
轻症可用氧氟沙星滴耳液控制感染,疼痛明显者可口服布洛芬缓释胶囊。化脓成熟后需切开引流,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避免自行挤压,糖尿病患者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预防扩散。
5、预防护理
保持耳道干燥,游泳时使用防水耳塞。纠正挖耳习惯,清洁外耳道时用棉签轻拭即可。反复发作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础疾病,发作期间避免辛辣饮食,睡眠时患侧朝上减少压迫。
日常应注意避免使用尖锐物品清理耳道,洗澡后及时擦干耳部。出现持续耳痛或流脓时应尽早就医,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恢复期间保持耳周清洁,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防止发展为耳周蜂窝织炎或软骨膜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