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自己蛀牙
蛀牙可通过观察牙齿变色、敏感疼痛、龋洞形成、牙龈异常及口腔异味等表现判断,通常由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口腔清洁不足等因素引起。
1、牙齿变色
早期蛀牙表现为牙面出现白垩色斑块,随着矿物质流失逐渐变为黄褐色或黑褐色。釉质脱矿后可能伴随局部粗糙感,使用探针轻刮时有黏着感。此类变色多发生于磨牙咬合面或邻接面,需与氟斑牙、四环素牙等内源性着色鉴别。
2、敏感疼痛
牙齿遇冷热酸甜刺激时产生短暂锐痛,提示牙本质小管暴露。深度龋坏可能引发自发性阵痛或夜间痛,咀嚼时出现钝痛需警惕牙髓炎。疼痛定位模糊时可能与邻面龋或隐匿性龋有关。
3、龋洞形成
釉质层出现凹陷或孔洞,探诊时可触及明显缺损。浅龋洞缘锐利,深龋洞内常有软化腐质。邻面龋可通过牙线使用时的阻滞感辅助判断,X线片能显示釉质下方的透射影。
4、牙龈异常
龋齿邻近牙龈可能出现红肿或退缩,食物嵌塞后引发龈乳头炎。根面龋常伴随牙根暴露,牙龈边缘可见褐色斑块。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瘘管形成。
5、口腔异味
细菌分解牙体腐质产生挥发性硫化物,导致持续性口臭。龋洞内滞留食物残渣发酵后异味加重,漱口后短暂缓解。伴有牙龈出血时需与牙周病鉴别。
日常应使用含氟牙膏配合巴氏刷牙法清洁牙齿,限制高糖饮食摄入频率,餐后及时漱口。每半年进行口腔检查,发现早期脱矿时可进行氟化物涂布。已形成龋洞者需尽快充填治疗,避免病变进展至牙髓。儿童建议进行窝沟封闭,老年人需关注根面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