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是脚筋膜炎还是跟腱炎
脚筋膜炎和跟腱炎可通过疼痛位置、活动诱因、体征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史特点进行区分。脚筋膜炎主要表现为足底近脚跟处晨起痛,跟腱炎则集中于跟腱附着点附近且伴随运动后加重。
1、疼痛位置
脚筋膜炎的疼痛通常位于足底近脚跟处,晨起第一步或久坐后站立时明显。跟腱炎的疼痛集中于跟腱中段或跟骨附着点,按压跟腱时痛感加剧。两者疼痛区域虽有重叠,但脚筋膜炎的压痛点更偏向足底筋膜起点。
2、活动诱因
脚筋膜炎多因长时间行走、站立或穿硬底鞋诱发,疼痛在休息后缓解。跟腱炎常由剧烈运动如跳跃、跑步引起,运动后疼痛加重,可能伴随跟腱肿胀。跑步爱好者更易出现跟腱炎,而扁平足人群更易发生脚筋膜炎。
3、体征检查
脚筋膜炎患者被动背屈脚趾时足底疼痛加剧,跟腱炎患者单腿提踵测试阳性。脚筋膜炎可能伴随足弓塌陷,跟腱炎可见跟腱增粗或局部皮温升高。医生通过触诊可区分足底筋膜紧张与跟腱纤维化。
4、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显示脚筋膜炎的足底筋膜增厚或跟腱炎的肌腱变性。X线能排除跟骨骨刺或钙化,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脚筋膜炎超声下可见筋膜回声增强,跟腱炎可能显示肌腱纤维断裂。
5、病史特点
脚筋膜炎患者常有长期负重史或肥胖,跟腱炎多见于运动量突增者。糖尿病患者更易合并脚筋膜炎,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史可能诱发跟腱炎。两者均可发展为慢性疼痛,但跟腱炎存在肌腱断裂风险。
建议穿支撑性鞋垫缓解脚筋膜炎压力,运动前充分热身预防跟腱损伤。急性期可冰敷疼痛部位,慢性期可进行足底筋膜拉伸或跟腱离心训练。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出现行走困难,需及时至骨科或运动医学科就诊,避免自行注射药物或过度按摩。日常控制体重、避免突然增加运动强度有助于预防两种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