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死性筋膜炎怎么办
坏死性筋膜炎可通过清创手术、抗生素治疗、高压氧治疗、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等方式治疗。坏死性筋膜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外伤、免疫力低下、糖尿病和血管疾病等原因引起。
1、清创手术
坏死性筋膜炎需紧急手术清除坏死组织,阻止感染扩散。手术范围取决于组织损伤程度,可能需多次清创。术后需密切监测伤口愈合情况,必要时进行植皮或皮瓣修复。早期手术干预可显著降低截肢率和死亡率。
2、抗生素治疗
静脉注射广谱抗生素是治疗关键,常用药物包括青霉素类联合克林霉素、碳青霉烯类等。需根据细菌培养结果调整用药方案。抗生素疗程通常持续2-4周,严重感染需延长治疗时间。治疗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3、高压氧治疗
高压氧治疗可作为辅助手段,通过提高组织氧分压抑制厌氧菌生长。每日1-2次治疗,每次90-120分钟,疗程10-20次。该治疗能促进伤口愈合,但需配合手术和抗生素使用。禁用于未经控制的气胸患者。
4、营养支持
患者常伴有严重代谢消耗,需提供高蛋白高热量的肠内或肠外营养。每日蛋白质需求可达1.5-2g/kg体重,同时补充维生素C、锌等伤口愈合必需营养素。血糖控制对糖尿病患者尤为重要,建议将血糖维持在7.8-10mmol/L。
5、疼痛管理
多模式镇痛包括阿片类药物、非甾体抗炎药和神经阻滞等。疼痛评估采用数字评分法,目标是将疼痛控制在3分以下。阿片类药物需注意呼吸抑制等副作用,老年患者应减量使用。心理支持有助于改善疼痛耐受性。
坏死性筋膜炎患者康复期需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定期换药。建议穿着宽松衣物避免摩擦,戒烟戒酒以促进组织修复。恢复期间可进行适度关节活动防止僵硬,但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食上多摄入优质蛋白如鱼肉蛋奶,配合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出现发热、伤口渗液增多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长期随访监测感染复发迹象,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