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瓣膜反流的原因
二瓣膜反流可能由先天性瓣膜畸形、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退行性瓣膜病变、心肌梗死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
1、先天性瓣膜畸形
先天性二瓣主动脉瓣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出生时瓣膜结构异常导致关闭不全。随年龄增长可能出现钙化加重反流,需定期超声检查监测。若出现活动耐力下降或左心室扩大,可能需手术修复。
2、风湿性心脏病
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免疫反应可导致瓣膜增厚粘连,多见于二尖瓣但也可累及主动脉瓣。急性期需青霉素治疗,慢性期重度反流需考虑瓣膜置换术。患者可能伴有游走性关节疼痛病史。
3、感染性心内膜炎
细菌感染侵蚀瓣膜可造成穿孔或赘生物形成,常见于有基础瓣膜病变者。表现为发热、新发杂音,血培养阳性需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治疗4-6周,严重者需急诊手术清除病灶。
4、退行性瓣膜病变
老年性钙化主要累及主动脉瓣,瓣叶僵硬导致关闭不全。早期可服用盐酸贝那普利片减轻后负荷,进展期需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常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
5、心肌梗死
乳头肌缺血或断裂会导致急性二尖瓣反流,属于心血管急症。需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恢复血流,必要时行二尖瓣成形术。患者多有突发胸痛、肺水肿表现。
二瓣膜反流患者应限制钠盐摄入每日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运动加重心脏负荷。建议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监测左心室功能变化。吸烟者需立即戒烟,高血压患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或下肢水肿时应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