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怎么办
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可通过卧床休息、支具固定、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肿瘤转移、病理性骨折、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对于轻度压缩性骨折,卧床休息是基础治疗方式。患者需保持平卧位,避免脊柱负重,通常需要卧床4-8周。期间可进行简单的四肢活动以防止肌肉萎缩,但禁止坐起或扭转身体。建议使用硬板床,并在腰部垫软枕维持脊柱生理曲度。
2、支具固定
佩戴胸腰骶支具可提供外部支撑,限制脊柱活动,促进骨折愈合。支具需定制并保持佩戴12-16周,仅在卧床时取下。需注意支具压迫部位皮肤护理,防止压疮。骨质疏松患者需延长支具使用时间至半年。
3、药物治疗
疼痛明显者可遵医嘱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骨质疏松患者需联合使用阿仑膦酸钠片、骨化三醇软胶囊等抗骨质疏松药物。病理性骨折需针对原发病治疗,如肿瘤患者需配合放化疗。
4、物理治疗
急性期后可进行超短波、红外线等理疗缓解疼痛。恢复期采用腰背肌功能训练,如五点支撑法、飞燕式锻炼,每日3组,每组10-15次。水中运动疗法能减少脊柱负荷,适合老年患者。
5、手术治疗
椎体压缩超过50%、伴有神经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需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手术能迅速稳定椎体,缓解疼痛,术后24小时即可下床活动。高龄患者需评估心肺功能再决定术式。
第12胸椎压缩性骨折恢复期间应保持高钙饮食,每日摄入牛奶500毫升、豆制品100克,适量晒太阳促进维生素D合成。避免提重物、剧烈咳嗽等增加脊柱负荷的行为。康复后需定期复查骨密度,骨质疏松患者应持续抗骨质疏松治疗。建议戒烟限酒,控制体重,预防跌倒,长期坚持腰背肌锻炼以维持脊柱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