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板后角损伤怎样治疗
半月板后角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关节腔注射、关节镜手术等方式治疗。损伤程度较轻时可选择康复训练,严重时需手术修复。
1、保守治疗
适用于I-II度损伤,通过制动休息减少关节负重,配合冰敷缓解肿胀疼痛。康复期可进行直腿抬高、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低强度训练,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3-6个月。
2、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注射液或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可润滑关节、减轻炎症。注射需严格无菌操作,每周1次,3-5次为1疗程。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或肿胀,糖尿病患者慎用激素类注射剂。
3、物理治疗
超短波治疗仪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超声波能加速组织修复。需每日1次连续治疗2-4周,皮肤破损者禁用。结合中药熏蒸可增强疗效,但高血压患者需控制熏蒸温度。
4、关节镜手术
III度损伤或保守治疗无效时,采用半月板缝合术或部分切除术。术后需佩戴支具4-6周,早期进行踝泵运动预防血栓。存在术后关节僵硬、感染等风险,需严格遵循康复计划。
5、中医调理
急性期外敷消瘀止痛膏,慢性期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包热敷。针灸取血海、梁丘等穴位改善局部代谢。内服桃红四物汤需辨证施治,避免与抗凝药物同用。
恢复期建议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补充钙质及胶原蛋白促进软骨修复。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优于跑步,运动时佩戴护膝增强稳定性。避免长时间蹲跪姿势,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若出现关节交锁或突发肿胀需及时复诊。日常可进行坐位伸膝、踝关节绕环等预防性锻炼,保持关节周围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