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除颤器的好处与坏处有哪些
安装除颤器可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但存在手术风险及设备维护问题。除颤器的主要作用包括自动识别并终止恶性心律失常,同时可能引发感染、误放电等并发症。
除颤器通过电极持续监测心律,当检测到室颤或室速时自动释放电击恢复窦性心律,显著降低心源性猝死风险。对于缺血性心肌病、长QT综合征等高风险患者,植入后生存率明显提升。设备体积小且兼容核磁检查,多数患者术后可恢复正常生活。部分患者可能出现电极移位或囊袋感染,需手术调整或抗感染治疗。除颤器电池寿命通常为5-8年,到期需手术更换。
误放电是常见并发症,可能因房颤、电磁干扰等触发,导致患者疼痛和心理恐惧。年轻患者可能面临多次更换手术带来的累积风险。部分患者对设备存在心理依赖或焦虑,需要心理疏导。剧烈运动可能影响电极稳定性,需避免橄榄球、拳击等对抗性运动。设备可能干扰机场安检,需随身携带识别卡。
植入除颤器后应定期随访检测设备工作状态,避免接触强电磁场,保持植入部位清洁干燥。建议进行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避免突然剧烈运动。饮食注意低盐低脂,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出现心悸或设备放电时应立即静卧并联系医生,每年至少进行一次程控检测。家属需学习心肺复苏术以备紧急情况,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