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性胸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干性胸膜炎可能由结核感染、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胸部外伤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胸痛、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1、结核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是干性胸膜炎的常见原因,结核菌通过呼吸道侵入胸膜,引发局部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结核中毒症状,胸痛多呈针刺样且随呼吸加重。确诊需结合结核菌素试验、胸水检测或胸膜活检。治疗需遵医嘱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吡嗪酰胺片等抗结核药物,疗程通常需持续6-9个月。
2、病毒感染
柯萨奇病毒、流感病毒等可引起胸膜间皮细胞损伤,导致纤维素渗出形成干性胸膜炎。症状常表现为突发胸痛伴上呼吸道感染史,胸片可见肋膈角变钝。治疗以对症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加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多数患者2-4周可自愈。
3、细菌感染
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感染邻近肺组织后波及胸膜,炎性渗出物中纤维素沉积导致胸膜粘连。患者常有高热、咳脓痰等表现,血常规显示中性粒细胞升高。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严重者需行胸腔闭式引流。
4、自身免疫性疾病
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疾病可引发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胸膜,导致非感染性炎症。胸痛特点为双侧游走性,多伴关节肿痛、皮疹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调节免疫,联合甲氨蝶呤片控制原发病。定期监测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评估病情。
5、胸部外伤
肋骨骨折、胸外科手术等机械性损伤可刺激胸膜产生炎症反应,胸腔内出血机化后形成纤维素性粘连。疼痛定位明确且有外伤史,CT检查可见胸膜增厚。急性期需固定胸廓减少摩擦,疼痛剧烈时可短期使用塞来昔布胶囊,后期配合呼吸训练预防胸膜粘连。
干性胸膜炎患者应保持半卧位休息减轻胸痛,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避免辛辣刺激。急性期过后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3次防止胸膜粘连。注意监测体温和呼吸频率变化,若出现气促加重、咯血等情况需立即就诊。恢复期间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胸片评估胸膜修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