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的禁忌症主要有哪些
拔牙的禁忌症主要包括严重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急性感染期、妊娠期及恶性肿瘤局部侵犯等。拔牙前需评估全身及局部状况,避免操作风险。
1、严重心血管疾病
未控制的高血压、近期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律失常患者拔牙可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此类患者需先经心内科评估,必要时在心电监护下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术前需监测血压,若收缩压超过18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10毫米汞柱应暂缓手术。
2、血液系统疾病
血友病、白血病或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拔牙后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出血。需提前进行凝血功能检查,必要时输注凝血因子或血小板,并在血液科医生指导下使用氨甲环酸片等抗纤溶药物预防出血。
3、急性感染期
颌面部蜂窝织炎、急性化脓性根尖周炎等急性感染期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需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考虑拔牙。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感染风险。
4、妊娠期
妊娠前三个月拔牙可能增加流产风险,后三个月则可能诱发早产。非紧急情况建议产后处理,必须拔牙时应选择妊娠中期,避免使用利多卡因含肾上腺素的麻醉剂,操作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
5、恶性肿瘤局部侵犯
颌骨原发或转移性肿瘤导致骨质破坏时,拔牙可能引起病理性骨折或肿瘤扩散。需通过CT或MRI评估肿瘤范围,通常需联合肿瘤科制定综合治疗方案,避免单独拔牙操作。
拔牙后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创口,进食温凉软食,用对侧牙齿咀嚼。术后48小时可开始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应及时复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需继续规律服药并监测相关指标,吸烟者至少戒烟两周以促进创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