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溃烂是什么病
皮肤溃烂可能是由湿疹、糖尿病足、静脉性溃疡、细菌性皮肤感染、皮肤癌等疾病引起的。皮肤溃烂主要表现为皮肤组织缺损、渗出液、疼痛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疗。
1、湿疹
湿疹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可能与遗传、环境刺激等因素有关。急性期表现为红斑、丘疹、水疱,严重时可出现糜烂、渗出。慢性期以皮肤增厚、苔藓样变为主。治疗需避免搔抓和刺激,可遵医嘱使用糠酸莫米松乳膏、卤米松乳膏等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物。
2、糖尿病足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因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导致的足部溃疡。长期高血糖损害神经和血管,使足部感觉减退,容易受伤且难以愈合。表现为足部溃疡、坏死,严重者可深达骨组织。治疗需控制血糖,清创换药,必要时进行血管重建手术。
3、静脉性溃疡
静脉性溃疡多发生于下肢,与静脉回流障碍有关。长期静脉高压导致皮肤营养障碍,轻微外伤即可引发溃疡。溃疡边缘不规则,基底有坏死组织,周围皮肤色素沉着。治疗需抬高患肢,使用弹力袜,溃疡面可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
4、细菌性皮肤感染
细菌感染如脓疱疮、蜂窝织炎等可导致皮肤溃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是常见病原体。表现为红肿、疼痛、脓性分泌物,可伴发热等全身症状。治疗需保持创面清洁,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5、皮肤癌
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等皮肤恶性肿瘤可表现为经久不愈的溃疡。溃疡边缘隆起,基底不平,易出血。多与长期紫外线暴露有关。确诊需病理活检,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必要时结合放疗。
皮肤溃烂患者需保持创面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和摩擦。饮食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有助于伤口愈合。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下肢静脉疾病患者应避免久站。出现皮肤溃烂应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规范治疗,切勿自行用药以免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