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癣的症状和治疗方法
脚癣主要表现为足部皮肤脱屑、水疱、糜烂及瘙痒,可通过外用抗真菌药物、保持足部干燥、穿透气鞋袜等方式治疗。脚癣通常由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等真菌感染引起。
1、脱屑
脚癣早期常见足底或足侧缘出现片状鳞屑,皮肤干燥皲裂,可能伴有轻微瘙痒。这种情况多与真菌破坏角质层有关,建议每日用温水清洗后涂抹联苯苄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避免撕扯皮屑。
2、水疱
足弓或趾间可能出现群集小水疱,疱液清亮,破溃后形成环状鳞屑。水疱型脚癣易继发细菌感染,可外用酮康唑乳膏配合硼酸溶液湿敷,勿自行挑破水疱。
3、糜烂
趾缝间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渗出,多见于长期穿胶鞋者。糜烂面可能伴随灼痛感,需先用硝酸咪康唑散剂干燥创面,再涂抹益康唑乳膏,必要时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4、角化过度
足跟部皮肤增厚、皲裂,冬季加重。角化型脚癣治疗周期较长,可交替使用水杨酸软膏和环吡酮胺乳膏,夜间封包效果更佳。
5、继发感染
搔抓可能导致脓疱、蜂窝织炎等细菌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此时需联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感染,待炎症消退后再行抗真菌治疗。
日常需选择吸汗透气的棉袜,避免与他人共用拖鞋或修脚工具。运动后及时清洁足部,趾缝保持干燥,定期煮沸消毒毛巾。糖尿病患者出现脚癣应尽早就医,防止诱发更严重的皮肤并发症。治疗期间建议每月更换新鞋垫,公共场所尽量不赤足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