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了会怎么样
颈椎骨折可能导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严重时可出现神经损伤甚至瘫痪。颈椎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等因素引起,需根据骨折类型和严重程度采取不同治疗措施。
颈椎骨折后最常见的症状是颈部剧烈疼痛,疼痛可能向肩部或上肢放射。颈部肌肉会出现保护性痉挛,导致头部活动明显受限。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肿胀或皮下淤血。若骨折碎片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可伴随上肢麻木、无力或刺痛感。严重颈椎骨折可能损伤脊髓,导致损伤平面以下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出现四肢瘫痪或呼吸困难。
轻微稳定的颈椎骨折可能仅需颈托固定6-8周,配合止痛药物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缓解症状。不稳定性骨折或伴有神经损伤时,常需手术干预如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术后需长期康复训练恢复颈部功能。骨质疏松患者应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3片,预防再次骨折。所有颈椎骨折患者都应避免颈部剧烈活动,睡眠时使用专用颈椎枕保持生理曲度。
颈椎骨折后应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定期复查影像学评估愈合情况。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长时间低头使用电子产品。加强颈部肌肉锻炼可提高稳定性,但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出现新的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时需立即就医,警惕迟发性神经损伤。饮食上保证充足蛋白质和钙质摄入,有助于骨骼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