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怎么治疗失眠
中医治疗失眠主要有中药调理、针灸疗法、推拿按摩、食疗养生、情志调摄五种方法。失眠在中医称为不寐,多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有关。
1、中药调理
根据证型选用酸枣仁汤、归脾汤等方剂。心脾两虚型用归脾丸,肝火扰神型用龙胆泻肝丸,需由中医师辨证开方。典型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常伴心悸健忘。
2、针灸疗法
选取神门、三阴交等穴位,配合电针或艾灸。心肾不交型加太溪穴,脾胃不和型加足三里。治疗10-15次为1疗程,对顽固性失眠效果显著。
3、推拿按摩
采用头部穴位按摩配合脊柱调理。常用印堂、太阳穴等部位,每晚睡前按摩5分钟,能改善脑部供血。肾虚型可加涌泉穴揉压。
4、食疗养生
推荐百合莲子粥、小米枣仁粥等安神膳食。阴虚火旺者用麦冬玉竹汤,痰热内扰者食冬瓜薏米汤。避免晚间饮用浓茶咖啡。
5、情志调摄
通过五音疗法、导引术疏解肝郁。建议戌时前完成运动,练习八段锦第三式调理三焦。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情绪波动。
失眠患者应建立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停止使用电子设备,保持卧室安静黑暗。可配合温水泡脚、聆听舒缓音乐等辅助措施。若症状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障碍,建议到正规中医医疗机构进行系统治疗,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神类药物。日常可适量食用核桃、香蕉等含色氨酸食物,但不宜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