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该怎么办
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氧疗、营养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真菌感染、吸入性损伤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
细菌性肺炎需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呋辛酯片、左氧氟沙星片等。病毒性肺炎可选用奥司他韦胶囊、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片。真菌性肺炎需用氟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吸入性肺炎需联合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
2、止咳化痰
干咳剧烈者可短期使用右美沙芬片镇咳。痰液黏稠时可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乙酰半胱氨酸颗粒等祛痰药。伴有支气管痉挛时,可配合使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儿童需家长监督服药,避免镇咳药抑制排痰。
3、氧疗
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进行氧疗,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控制在2-5升/分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吸氧浓度。家庭氧疗期间家长需定期监测血氧仪数值,避免氧中毒。
4、营养支持
急性期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牛奶、蒸蛋、肉末粥等优质蛋白食物。恢复期增加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以及含锌的牡蛎、瘦肉。发热期间家长应督促少量多次饮水,每日不少于1500毫升。
5、物理治疗
体温超过38.5℃可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胸痛明显时可用40℃热毛巾湿敷患侧胸部。排痰困难者每日进行3-4次体位引流,家长需协助拍背,手掌呈空心状从背部由下向上叩击。
肺炎恢复期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湿度维持在50%-60%。出院后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逐步进行呼吸操训练如缩唇呼吸。饮食继续保证每天60-80克蛋白质摄入,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戒烟至少3个月,定期复查胸片观察炎症吸收情况。出现呼吸急促、咯血等症状需立即返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