腱鞘炎中医治疗
腱鞘炎可通过中药外敷、针灸疗法、推拿手法、小针刀治疗、中药内服等方式进行中医治疗。腱鞘炎通常由劳损受寒、气血瘀滞、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表现为局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1、中药外敷
选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如红花、当归、川芎等制成膏药贴敷患处,可缓解局部肿胀疼痛。寒性腱鞘炎可加用艾叶、花椒等温经散寒药材。外敷前需清洁皮肤,过敏体质者慎用。
2、针灸疗法
选取阿是穴及阳陵泉、合谷等远端穴位,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疏通经络。急性期可配合电针刺激,慢性期适用温针灸。治疗时需避开血管神经,晕针者不宜采用。
3、推拿手法
运用揉捏、弹拨等手法松解粘连肌腱,配合关节松动术恢复活动度。急性期手法宜轻柔,慢性期可适当加重力度。推拿后需制动休息,避免二次损伤。
4、小针刀治疗
在局麻下用针刀剥离腱鞘粘连组织,适用于顽固性狭窄性腱鞘炎。操作需严格消毒,术后需加压包扎。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该方法。
5、中药内服
气血两虚型可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风寒湿痹型适用独活寄生汤。药物需辨证使用,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方剂。内服期间忌食生冷辛辣。
中医治疗期间应避免患肢过度用力,可佩戴护具保护关节。每日用热毛巾热敷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配合握力球进行轻柔功能锻炼。饮食宜多摄入山药、黑豆等补益肝肾食材,忌烟酒及寒凉食物。若治疗2周无改善或出现皮肤过敏等反应,应及时复诊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