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窄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绞窄性肠梗阻可能由肠扭转、肠粘连、肠套叠、腹内疝、肿瘤压迫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现为剧烈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症状。
1、肠扭转
肠扭转是绞窄性肠梗阻的常见原因之一,多因肠道系膜过长或肠管活动度过大导致肠管沿系膜轴旋转。肠扭转后肠系膜血管受压,导致肠壁缺血坏死。患者可能出现突发剧烈腹痛、呕吐、腹部不对称膨隆等症状。肠扭转需紧急手术治疗,如肠扭转复位术或坏死肠段切除术。
2、肠粘连
肠粘连多由腹部手术、腹腔感染或外伤引起,粘连的纤维带可压迫肠管或形成内疝导致绞窄性肠梗阻。患者常有慢性腹痛史,急性发作时表现为持续性绞痛、呕吐、肠鸣音亢进。轻度粘连可通过胃肠减压、禁食等保守治疗缓解,严重者需行粘连松解术。
3、肠套叠
肠套叠多见于婴幼儿,成人肠套叠多与肠道肿瘤、息肉等病变有关。近端肠管套入远端肠管导致肠腔梗阻和血运障碍。典型症状为阵发性腹痛、果酱样便、腹部包块。早期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晚期需手术复位或切除坏死肠段。
4、腹内疝
腹内疝指肠管通过腹腔内异常孔隙进入另一腔隙,如网膜孔疝、十二指肠旁疝等。疝入的肠管易发生嵌顿和绞窄。患者多有腹部手术史,表现为突发腹痛、呕吐、肠梗阻体征。腹内疝确诊后需急诊手术还纳疝内容物并修补疝环。
5、肿瘤压迫
肠道肿瘤或腹腔肿瘤生长压迫肠管可导致绞窄性肠梗阻。肿瘤引起的梗阻多为渐进性,后期可因肠壁血供障碍发展为绞窄。患者常有体重下降、贫血、排便习惯改变等肿瘤相关症状。治疗需根据肿瘤性质选择根治性切除或姑息性手术。
绞窄性肠梗阻患者术后需注意饮食调理,从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正常饮食,避免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遵医嘱进行适当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定期复查腹部CT或肠镜检查,监测有无复发迹象。出现腹痛、呕吐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