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鹅口疮怎么治好
小儿鹅口疮可通过局部用药、口腔护理、调整饮食、增强免疫、预防复发等方式治疗。鹅口疮通常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白色斑块、进食疼痛等症状。
1、局部用药
制霉菌素混悬液涂抹患处可直接抑制真菌生长,每日重复进行3-4次。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可改变口腔酸碱环境,抑制念珠菌繁殖。克霉唑口腔贴片能缓慢释放药物成分,适用于较大儿童。
2、口腔护理
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母亲乳头,避免交叉感染。患儿餐后使用软毛牙刷清洁口腔,重点清理舌苔及颊黏膜。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防止刺激受损黏膜。
3、调整饮食
暂停摄入含糖量高的乳制品,减少真菌繁殖所需营养。选择温凉的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减轻进食疼痛。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帮助黏膜修复。
4、增强免疫
保证每日充足睡眠,促进免疫系统功能恢复。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食品,维持肠道菌群平衡。避免滥用抗生素,防止继发性真菌感染。
5、预防复发
定期消毒奶瓶、餐具等入口物品,煮沸处理15分钟以上。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切断传播途径。长期使用吸入性激素的患儿,用药后需及时漱口。
治疗期间家长需每日观察口腔黏膜变化,记录白色斑块消退情况。保持患儿手部清洁,防止抓挠后交叉感染。恢复期可逐步添加苹果泥、蒸蛋等软质食物,避免过硬食物刮伤黏膜。若持续发热或拒食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评估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日常注意居室通风,控制室内湿度在50%-60%之间,减少真菌滋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