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次全切术后
子宫次全切除术后需重点关注伤口护理、排尿功能恢复及心理调适。术后恢复主要涉及避免感染、预防血栓形成、调整激素替代方案、监测并发症迹象以及逐步恢复日常活动。
术后24小时内需保持导尿管通畅,观察尿液颜色与量,避免膀胱过度充盈。麻醉清醒后可在床上进行踝泵运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每2小时重复进行10次。伤口敷料应保持干燥清洁,术后3天内避免淋浴,若出现渗血渗液或体温超过38摄氏度需及时就医。术后1周内以半流质饮食为主,逐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预防便秘,避免提重物及增加腹压动作。激素替代治疗需根据术前卵巢功能状态制定方案,存在更年期症状者可短期使用雌二醇片/雌二醇地屈孕酮片复合包装,但需定期评估乳腺与心血管风险。
术后2周复查重点评估阴道残端愈合情况,通过盆腔超声排除血肿或感染。术后6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恢复运动应从散步开始循序渐进。长期随访需关注盆底功能,出现压力性尿失禁可进行凯格尔运动,必要时使用盆底电刺激治疗。术后3个月复查时应评估卵巢储备功能,年轻患者出现潮热盗汗等症状可考虑低剂量雌激素治疗。每年需进行宫颈细胞学筛查,残留宫颈仍存在病变风险。
术后恢复期间建议穿着高腰纯棉内裤减少伤口摩擦,睡眠时采用半卧位缓解腹部张力。饮食中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每日保证1500毫升饮水量。心理方面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焦虑情绪,参加术后康复互助小组有助于适应身体变化。出现异常阴道流血、持续性骨盆疼痛或下肢肿胀需立即返院检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