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治疗尺骨骨折的常规方法
西医治疗尺骨骨折的常规方法主要有手法复位外固定、切开复位内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和物理治疗。
1、手法复位外固定
适用于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尺骨骨折。通过牵引和手法操作使骨折端对合,随后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6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对位情况,若发生移位需及时调整固定方式。常见并发症包括固定松动导致畸形愈合。
2、切开复位内固定
针对移位明显或不稳定性骨折,通常采用钢板螺钉或髓内钉固定。手术需在骨折后3-7天内进行,术后早期可开始关节活动。内固定材料选择需考虑骨折部位和类型,如远端骨折多选用解剖型锁定钢板。术后可能发生感染、内固定失效等风险。
3、药物治疗
急性期可使用洛索洛芬钠片、塞来昔布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肿胀;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氨酚羟考酮片。预防性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降低感染风险。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
4、康复训练
固定解除后即开始渐进式康复,早期进行手指屈伸、腕关节环绕等被动活动,2周后增加握力训练。6周后逐步引入抗阻运动和功能性训练,使用弹力带或小哑铃恢复前臂旋转功能。全程需避免暴力牵拉。
5、物理治疗
急性期48小时后可采用脉冲电磁场促进骨愈合,肿胀明显时用冷激光治疗。拆除固定后使用超声波软化瘢痕组织,配合蜡疗改善关节僵硬。骨折愈合延迟者可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每周2次连续4周。
尺骨骨折治疗后需持续营养支持,每日保证800mg钙质和400IU维生素D摄入,多食用乳制品、深绿色蔬菜及海产品。戒烟限酒避免影响骨愈合,定期复查至骨折线完全消失。康复期间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睡眠时保持患肢抬高。若出现持续疼痛、感觉异常或活动障碍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