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疫苗有必要打吗37岁

妇产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1次浏览

关键词: #宫颈癌 #疫苗 #宫颈癌疫苗

37岁女性接种宫颈癌疫苗是有必要的,宫颈癌疫苗即人乳头瘤病毒疫苗,能够预防高危型HPV感染导致的宫颈癌。主要有降低宫颈癌发病概率、预防HPV持续感染、减少癌前病变风险、保护生殖健康、具有长期免疫效果等作用。

一、降低宫颈癌发病概率

宫颈癌疫苗可预防70%-90%与HPV相关的宫颈癌。37岁女性仍可能通过性接触感染HPV,接种疫苗后能显著降低高危型HPV16和18的感染风险,这两种亚型导致全球约70%的宫颈癌病例。疫苗诱导产生的抗体能有效中和病毒颗粒,阻止其侵入宫颈上皮细胞。

二、预防HPV持续感染

HPV感染在30岁以上女性中更易发展为持续性感染。疫苗对未暴露于疫苗所含HPV型别的女性仍有保护作用,37岁接种可预防新发感染。临床数据显示,接种后5年内对相关型别的防护效力维持在90%以上,对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保护效果达85%。

三、减少癌前病变风险

疫苗能降低宫颈上皮内瘤变2-3级的发病风险,这是宫颈癌的重要癌前病变。37岁女性接种后,即使已存在单一型别HPV感染,仍可预防其他疫苗覆盖型别的交叉感染,避免多重感染加速病变进展。研究显示接种组CIN2+发生率比未接种组下降50%。

四、保护生殖健康

除宫颈癌外,HPV疫苗还能预防外阴癌阴道癌等生殖系统恶性肿瘤。37岁女性生殖道黏膜仍具备免疫应答能力,接种后产生的局部黏膜IgA抗体可形成免疫屏障。同时能降低尖锐湿疣等良性病变的发生,改善整体生殖系统健康状况。

五、具有长期免疫效果

现有数据表明疫苗保护期至少持续10年以上,37岁接种后可在45-55岁宫颈癌高发年龄段维持免疫保护。抗体滴度虽随时间下降,但免疫记忆细胞能在病毒暴露时快速激活。世界卫生组织建议27-45岁女性接种的防护效益仍大于风险。

37岁女性接种前无须常规进行HPV检测,但建议完成宫颈癌筛查。选择九价疫苗可覆盖更多HPV型别,需在6个月内完成3剂接种。接种后仍需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因疫苗不能预防所有高危型HPV。保持单一性伴侣、使用避孕套、增强免疫力等措施可协同提升防护效果。接种后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疼痛、低热等轻微反应,通常2-3天自行缓解。有急性严重发热性疾病或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应暂缓接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