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脚肿怎么回事
糖尿病患者脚肿可能与血糖控制不佳、静脉回流障碍、肾功能异常、药物副作用、感染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足部水肿、皮肤发亮、按压凹陷等症状。需通过血糖监测、下肢血管检查、肾功能评估等方式明确原因。
1、血糖控制不佳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微循环障碍和渗透压改变,引发组织液渗出。患者可能出现双下肢对称性水肿,伴随足部麻木或刺痛感。需调整降糖方案如使用胰岛素注射液或二甲双胍缓释片,并加强血糖监测。
2、静脉回流障碍
糖尿病可能合并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血液淤积导致静脉高压。特征为晨轻暮重的水肿,可见足踝部静脉曲张。建议穿戴医用弹力袜,必要时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
3、肾功能异常
糖尿病肾病会引起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导致水肿。多伴有眼睑浮肿和尿泡沫增多。需检查尿微量白蛋白,使用缬沙坦胶囊等药物延缓肾病进展。
4、药物副作用
部分降糖药如罗格列酮钠片可能引起水钠潴留。水肿多发生在用药后1-2周,停药后可缓解。出现此类情况应及时就医调整用药方案。
5、感染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时,炎性因子刺激会导致局部红肿热痛。常见于足部外伤后,可能伴随发热。需进行创面清创,使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控制感染。
糖尿病患者出现脚肿时应保持足部清洁干燥,避免长时间站立,睡眠时抬高下肢促进回流。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每日检查足部皮肤有无破损。严格控制每日盐分摄入不超过6克,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等。定期进行下肢动脉超声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