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了牙之后一直出血怎么办
拔牙后一直出血可通过压迫止血、冷敷、药物止血、避免刺激、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拔牙后出血通常由凝血功能异常、创口感染、操作损伤、高血压、服用抗凝药物等原因引起。
1、压迫止血
用消毒棉球或纱布紧咬在创口处30-40分钟,通过物理压迫促进血凝块形成。避免频繁更换棉球,防止血凝块脱落。若出血量较大可叠加2-3层纱布增加压力。
2、冷敷
术后24小时内用冰袋间断冷敷面部对应部位,每次15-20分钟,间隔1小时重复。低温能使血管收缩减少出血,但需用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
3、药物止血
遵医嘱使用云南白药胶囊、止血芳酸片、氨甲环酸片等止血药物。凝血功能障碍者可静脉注射血凝酶,但需严格监测凝血指标。
4、避免刺激
术后24小时内禁止漱口、吸烟、用吸管饮水或进食过热食物。这些行为会破坏血凝块或扩张血管,导致继发性出血。
5、及时就医
若压迫2小时后仍持续渗血,或出血呈鲜红色喷射状,可能提示动脉损伤,需立即返院处理。伴有头晕、心悸等失血症状时更应紧急就医。
术后应保持半卧位休息,饮食选择温凉流质如牛奶、米汤,避免用患侧咀嚼。24小时后可轻柔漱口,使用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恢复期间注意观察出血量及颜色变化,术后3天内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创面愈合。若需服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应提前与牙医沟通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