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周炎拔罐穴位怎么弄
肩周炎拔罐治疗常用穴位主要有肩髃穴、肩髎穴、肩贞穴、天宗穴、曲池穴等。拔罐前需由专业医师辨证选穴,避免自行操作。
1、肩髃穴
位于肩峰前下方凹陷处,属手阳明大肠经。拔罐该穴位有助于缓解肩关节前侧疼痛和活动受限。操作时需避开骨性突起部位,留罐时间控制在5-10分钟。皮肤破损或凝血功能障碍者禁用。
2、肩髎穴
在肩峰后下方凹陷处,属手少阳三焦经。针对肩关节后侧疼痛和上肢外展困难效果较好。拔罐时应注意观察皮肤颜色变化,出现明显淤紫需提前起罐。孕妇及高血压患者慎用。
3、肩贞穴
位于腋后纹头上1寸,属手太阳小肠经。适用于肩胛区放射性疼痛的治疗。操作时需保持体位稳定,避免罐具滑脱。局部有皮肤感染者禁止拔罐。
4、天宗穴
在肩胛冈下窝中央凹陷处,属手太阳小肠经。对肩背部僵硬和手臂后伸障碍有改善作用。建议使用抽气式拔罐器,负压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空腹或过度疲劳时不宜操作。
5、曲池穴
屈肘时肘横纹外侧端,属手阳明大肠经。配合肩部穴位可增强通络止痛效果。操作后24小时内避免接触冷水,防止寒邪入侵。糖尿病患者需谨慎控制留罐时间。
肩周炎患者除拔罐治疗外,应配合肩关节功能锻炼如爬墙运动、钟摆运动等,每日坚持15-20分钟。注意肩部保暖避免受凉,睡眠时避免压迫患侧。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可适量食用黑木耳、山药等具有舒筋活络作用的食物。若出现皮肤过敏或疼痛加重,应立即停止拔罐并就医检查。急性发作期建议先进行物理治疗缓解炎症,待症状稳定后再考虑拔罐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