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损坏是怎么回事
颈椎损坏可能由外伤、长期劳损、退行性病变、感染、肿瘤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肢体麻木等症状。可通过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干预等方式处理。
1、外伤
车祸、高处坠落等外力冲击可直接导致颈椎骨折或脱位,常伴随剧烈疼痛和神经损伤。需立即固定颈部并就医,避免二次伤害。急性期可使用颈托制动,后期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功能。
2、长期劳损
长期低头工作或不良姿势会加速椎间盘退变,引发慢性颈肩痛。建议调整工作站高度,每小时做颈部伸展运动。热敷和低频脉冲治疗可缓解肌肉紧张。
3、退行性病变
颈椎病是常见病因,椎间盘突出或骨赘增生可能压迫神经根。表现为放射性上肢疼痛,磁共振可明确诊断。轻中度病例可采用牵引治疗,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
4、感染
结核或化脓性脊椎炎会导致骨质破坏,伴有低热和夜间痛。需长期联合使用异烟肼片、利福平胶囊等抗结核药物,严重者需手术清创。
5、肿瘤
转移瘤或多发性骨髓瘤可能侵蚀椎体,引起病理性骨折。疼痛呈进行性加重,需通过放疗或椎体成形术稳定脊柱。原发灶治疗是关键。
日常应避免长时间保持固定姿势,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枕头。办公时注意显示器与视线平齐,定期进行颈部米字操锻炼。出现持续疼痛或肢体无力时须及时就诊,避免盲目按摩加重损伤。饮食中适当增加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有助于维持骨骼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