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骨质疏松怎么办
糖尿病骨质疏松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钙剂、适度运动、控制血糖、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通常由长期高血糖、钙磷代谢紊乱、维生素D缺乏、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增加富含钙质的食物摄入,如牛奶、豆制品、深绿色蔬菜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同时限制高糖、高盐食物,避免加重钙质流失。每日保证适量优质蛋白摄入,如鱼类、瘦肉,帮助维持骨骼健康。烹饪方式建议选择清蒸、炖煮,减少油炸食品。
2、补充钙剂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碳酸钙D3片、葡萄糖酸钙口服溶液等钙补充剂,配合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与含草酸高的食物同服,如菠菜、浓茶,以免影响吸收效果。定期监测血钙水平,防止补充过量。钙剂建议在餐后服用,减少胃肠刺激。
3、适度运动
选择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等,每周坚持3-5次,每次30分钟,刺激骨形成。避免剧烈运动或可能跌倒的高风险活动。运动前后做好热身和拉伸,佩戴护具保护关节。水中运动对关节负担较小,也可作为选择。
4、控制血糖
严格监测血糖水平,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等。保持血糖平稳有助于减少尿钙流失。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加速骨质疏松进展。
5、药物治疗
骨吸收抑制剂如阿仑膦酸钠片、唑来膦酸注射液可减缓骨质流失。骨形成促进剂如特立帕肽注射液适用于严重病例。用药期间需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和肾功能监测。所有药物均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每半年至一年进行骨密度检查。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居家环境保持光线充足、地面干燥。外出时选择防滑鞋具,必要时使用辅助行走工具。保持规律作息,戒烟限酒,避免饮用过量咖啡因饮料。出现不明原因骨痛或身高变矮时及时就医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