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被烫伤怎么办
小孩被烫伤可通过冷水冲洗、消毒处理、涂抹药膏、包扎保护、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烫伤通常由接触高温物体、热液烫伤、火焰灼伤、化学灼伤、电击伤等原因引起。
1、冷水冲洗
烫伤后立即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有助于降低皮肤温度,减轻疼痛和红肿。家长需注意水温不宜过低,避免使用冰水直接冲洗,防止冻伤。冲洗时水流压力要适中,不要用力摩擦伤口。若烫伤面积较大或部位特殊,如面部、会阴部,冲洗时需格外小心。
2、消毒处理
冲洗后用碘伏溶液或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使用酒精、双氧水等刺激性消毒剂。家长需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清除创面残留异物。消毒时可配合使用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若出现水疱不要自行挑破。消毒过程中注意观察孩子反应,出现异常哭闹需暂停操作。
3、涂抹药膏
浅二度烫伤可涂抹湿润烧伤膏或磺胺嘧啶银乳膏,促进创面修复。家长需遵医嘱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每日换药1-2次。涂抹药膏前确保双手清洁,采用无菌棉签薄层涂抹。若烫伤部位在关节处,涂药后需保持适度活动防止粘连。用药期间如出现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应立即停用。
4、包扎保护
使用无菌纱布或烫伤专用敷料覆盖创面,胶布固定时避开伤口。家长需每日检查包扎情况,敷料渗液超过50%或污染时及时更换。关节部位可用弹力网套固定,防止敷料移位。包扎不宜过紧,需保持适度透气性。夜间睡眠时可使用保护架避免被褥摩擦伤口。
5、就医治疗
出现三度烫伤、烫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或发生在头面部、会阴部等特殊部位时,需立即就医。深度烫伤可能需进行清创术配合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严重者需植皮手术。就医途中可用清洁湿纱布覆盖创面,避免涂抹任何油膏类物质。急诊医生会根据烫伤程度开具破伤风抗毒素注射等处理。
烫伤后24-48小时内需密切观察孩子精神状态和体温变化,避免抓挠伤口。恢复期饮食宜清淡,多补充优质蛋白如鸡蛋羹、鱼肉泥促进创面愈合。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高温物品放置在儿童接触不到的位置,厨房操作时避免让孩子靠近灶台。洗澡前家长务必先试水温,建议使用温度计调控在38-40℃。若创面出现化脓、发热等感染迹象,或2周未愈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