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流病人在家的东西会传染吗
乙型流感病人使用过的物品可能携带病毒,存在间接传播风险。传播概率与物品材质、病毒存活时间、接触方式等因素有关。
乙型流感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病人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可能附着在物品表面。病毒在光滑无孔材质如塑料、金属表面存活时间较长,可能达到24-48小时;在多孔材质如布料、纸巾上存活时间较短,通常不超过12小时。直接接触被污染的物体后再触摸口鼻眼可能造成感染。
特殊情况下,若物品被大量呼吸道分泌物污染且环境温度低、湿度高,病毒存活时间可能延长。免疫缺陷人群或婴幼儿接触此类物品后感染风险相对较高。但日常居家环境中,通过规范消毒和洗手可有效阻断传播。
建议对病人经常接触的门把手、遥控器、餐具等物品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擦拭消毒,餐具可煮沸消毒15分钟以上。家庭成员应避免共用毛巾、牙刷等个人物品,接触可疑污染物后立即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以上。保持室内通风每日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病人康复后建议对卧室进行终末消毒,被褥衣物可用60℃以上热水清洗并在阳光下暴晒。若家中有孕妇、老人等高风险人群,可考虑暂时隔离病人至单独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