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老是吐是怎么回事
小孩老是吐可能由喂养不当、胃肠功能紊乱、急性胃肠炎、食物过敏、肠梗阻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药物治疗、饮食管理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1、喂养不当
婴幼儿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若喂奶时姿势错误、奶速过快或进食后立即平躺,可能导致吐奶。家长需采用45度斜抱姿势喂奶,喂完后竖抱拍嗝15-20分钟。避免过度喂养,新生儿胃容量仅30-60毫升,过量喂食易引发呕吐。
2、胃肠功能紊乱
腹部受凉或饮食不规律可能引起胃肠蠕动异常,表现为反复呕吐伴腹胀。可用温热毛巾敷腹部,顺时针按摩脐周5-10分钟。症状持续时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等益生菌调节菌群。
3、急性胃肠炎
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时会出现喷射状呕吐,可能伴随发热、水样便。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呕吐剧烈时可短期使用蒙脱石散保护胃肠黏膜。家长需注意餐具消毒,呕吐物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
4、食物过敏
牛奶蛋白或鸡蛋过敏常见于婴幼儿,进食后30分钟内出现呕吐伴皮疹。建议改用深度水解配方奶粉,避免摄入致敏食物。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可能需使用盐酸肾上腺素注射液急救。
5、肠梗阻
先天性肠旋转不良或肠套叠会导致胆汁性呕吐,腹部可触及包块。需通过腹部超声确诊,完全性梗阻需急诊手术解除。若出现血便、哭闹不安等症状,家长应立即带孩子到小儿外科就诊。
日常护理中家长应记录呕吐频率、性状及诱因,呕吐后保持侧卧防误吸,暂禁食2-4小时后再尝试少量喂水。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饮食,避免油腻食物。注意观察尿量、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眼窝凹陷等脱水表现,或呕吐物含血丝、胆汁需紧急就医。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可预防感染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