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疱疹性咽峡炎怎么治疗
孩子疱疹性咽峡炎可通过一般治疗、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降温、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疱疹性咽峡炎通常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表现为发热、咽痛、口腔疱疹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1、一般治疗
患病期间需保证孩子充分休息,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藕粉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咽痛。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鼓励少量多次饮水,保持口腔清洁,可用淡盐水漱口。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患儿用品需煮沸消毒。
2、局部用药
针对口腔疱疹可遵医嘱使用开喉剑喷雾剂儿童型、利巴韦林喷剂等局部抗病毒药物,缓解咽部肿痛。疼痛明显时可短期应用复方苯佐卡因凝胶局部涂抹,但需警惕过敏反应。使用前家长应清洁患儿双手,避免触碰疱疹后传播病毒。
3、口服药物
发热超过38.5℃时需按医嘱服用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滴剂退热。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抗病毒治疗可考虑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或蓝芩口服液,但需严格遵循儿科剂量。
4、物理降温
低热时可使用退热贴敷贴额头,或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家长需每2小时测量体温,避免捂热导致高热惊厥。若出现寒战应停止物理降温,及时就医。退热过程中注意补充水分,观察有无脱水表现如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有无嗜睡、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警惕病毒性脑炎。出现呼吸急促、面色发青需考虑肺炎可能。恢复期仍应隔离1-2周,患儿粪便需消毒处理。托幼机构儿童需症状完全消失后经医生评估再返园,避免群体传播。
患病期间家长需保持居室通风,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玩具和家具表面。恢复期可逐步添加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泥和优质蛋白食物,如苹果泥、蒸蛋羹等促进黏膜修复。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注意观察手掌足底有无新发皮疹以鉴别手足口病。若发热持续3天未退或出现精神萎靡、肢体抖动等表现,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