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烧烫伤注意事项有哪些
孩子烧烫伤后需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冷水冲洗伤处15-20分钟,避免涂抹牙膏或酱油等异物,并及时就医评估伤情。烧烫伤处理需注意创面保护、感染预防、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等关键环节。
1、创面处理
浅度烧烫伤冲洗后可用无菌纱布覆盖,避免摩擦或刺破水疱。深度烧烫伤须由医生清创,必要时使用磺胺嘧啶银乳膏预防感染。家长切勿自行挑破水疱或撕脱粘连衣物,以免加重损伤。
2、疼痛控制
医生可能开具布洛芬混悬液或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缓解疼痛,严重疼痛需使用曲马多栓剂。冷敷时需用清洁毛巾包裹冰袋,避免冻伤。家长需观察孩子哭闹程度及睡眠状态,及时反馈给医生。
3、感染预防
每日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后,遵医嘱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出现红肿渗液、发热等症状时需立即就医。家长接触伤处前需用消毒洗手液清洁双手,保持患儿衣物及床单每日更换。
4、营养补充
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鸡蛋羹、鱼肉泥,促进创面修复。维生素C可通过猕猴桃汁、西蓝花泥补充。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少量多餐保证热量。大面积烧烫伤患儿可能需要口服肠内营养粉剂。
5、康复护理
愈合期使用医用硅酮凝胶预防瘢痕增生,关节部位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康复训练改善功能。家长应避免患儿抓挠愈合创面,外出时做好防晒措施。
日常需将热水瓶、电熨斗等置于儿童无法触及处,厨房操作时避免孩子靠近灶台。教育大龄儿童识别高温危险标志,玩耍时远离明火及蒸汽。恢复期定期随访,观察创面愈合情况及功能恢复程度,发现异常及时复诊。保持居家环境湿度适宜,避免衣物摩擦新生皮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