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咽炎如何分类
慢性咽炎根据病因和病理特征可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慢性萎缩性咽炎及慢性反流性咽炎四种类型。
1、慢性单纯性咽炎
慢性单纯性咽炎是最常见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咽部黏膜充血、淋巴滤泡增生,但无显著组织增厚。常见病因包括长期吸烟、空气污染、用嗓过度等非感染性刺激。患者常感到咽部干燥、异物感,晨起可能出现刺激性干咳。治疗以消除诱因为主,如戒烟、使用空气净化器,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复方硼砂含漱液或西瓜霜润喉片缓解症状。
2、慢性肥厚性咽炎
慢性肥厚性咽炎的特征是咽后壁淋巴滤泡显著增生,黏膜增厚呈颗粒状。多因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或长期鼻窦炎分泌物刺激导致。患者咽部堵塞感明显,可能伴随黏稠分泌物附着。治疗需控制原发感染,可遵医嘱采用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处理增生组织,或使用银黄含化片减轻炎症。
3、慢性萎缩性咽炎
慢性萎缩性咽炎常见于中老年人,表现为黏膜萎缩、腺体分泌减少,咽壁光滑干燥。可能与维生素缺乏、自身免疫疾病或放疗后损伤有关。患者常主诉咽干、灼痛,进食需频繁饮水辅助。治疗需补充维生素A、E,局部可使用生理盐水雾化湿润黏膜,避免辛辣食物刺激。
4、慢性反流性咽炎
慢性反流性咽炎由胃酸反流至咽部引发,夜间平卧时症状加重。典型表现为晨起声嘶、咽部灼痛,可能伴反酸嗳气。确诊需结合24小时食管pH监测。治疗以抑酸药物如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为主,同时需调整饮食习惯,睡前3小时禁食,抬高床头15-20厘米。
5、特殊类型鉴别
需注意与过敏性咽炎、真菌性咽炎等特殊类型鉴别。过敏性咽炎多伴鼻痒、喷嚏等过敏症状,真菌性咽炎常见于免疫力低下者,黏膜可见白色伪膜。诊断需结合咽拭子培养或过敏原检测,避免误诊导致治疗延误。
慢性咽炎患者应保持室内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辛辣、过烫饮食。建议进行腹式呼吸训练减少咽喉肌肉紧张,长期用嗓者需掌握科学发声方法。若症状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吞咽困难、体重下降等警示症状,应及时进行喉镜检查排除其他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