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骨骨折和桡骨干骨折有什么不同
尺骨骨折和桡骨干骨折的主要区别在于骨折部位、症状表现及功能影响。尺骨骨折多发生在尺骨远端或鹰嘴,桡骨干骨折则集中于桡骨中段或远端,两者均可由外伤或骨质疏松引起,但治疗方式和康复重点存在差异。
尺骨骨折通常表现为前臂内侧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尤其是旋转手腕时症状加重。由于尺骨参与腕关节和肘关节的稳定性,骨折后可能影响握力和精细动作。常见类型包括尺骨鹰嘴骨折和尺骨茎突骨折,前者多因直接撞击导致,后者常伴随腕关节扭伤。治疗上,无移位的尺骨骨折可采用石膏固定4-6周,移位明显者需手术复位内固定。
桡骨干骨折更多影响前臂外侧功能,典型症状为旋转前臂时剧痛、局部畸形及骨擦感。桡骨承担80%的前臂负重,骨折后易出现短缩或成角畸形。根据骨折线位置可分为近端、中段和远端骨折,其中桡骨远端骨折科雷氏骨折最常见。稳定性骨折可用闭合复位外固定,复杂骨折需钢板螺钉内固定。桡骨骨折愈合期需特别注意恢复前臂旋转功能,避免骨间膜挛缩。
无论尺骨或桡骨干骨折,康复期均应避免过早负重,遵医嘱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尺骨骨折患者重点锻炼腕关节背伸和握力,桡骨骨折患者需侧重前臂旋前旋后练习。饮食上增加钙质和优质蛋白摄入,如牛奶、鱼肉及豆制品,促进骨痂形成。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进度,若出现持续疼痛或活动障碍需及时复诊。合并神经损伤时需配合营养神经药物如甲钴胺片,并接受电刺激治疗改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