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脚踝疼是怎么回事
儿童脚踝疼可能由运动损伤、生长痛、滑膜炎、扭伤、骨折等原因引起,可通过休息制动、冷敷热敷、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等方式缓解。建议家长及时观察儿童症状变化,必要时就医检查。
1、运动损伤
儿童活动量大,跑步跳跃时可能因姿势不当或地面不平导致脚踝肌肉韧带拉伤。表现为局部肿胀压痛,活动受限。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运动,48小时内冷敷患处,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药物缓解症状。家长应避免儿童短期内重复进行剧烈运动。
2、生长痛
处于快速生长期的儿童可能出现夜间脚踝隐痛,多与骨骼生长速度超过肌腱拉伸速度有关。疼痛呈间歇性,无红肿发热表现。可通过局部按摩、温水泡脚缓解,适当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滴剂。家长需注意观察疼痛是否影响日常行走,若持续存在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3、滑膜炎
病毒性感冒或过度运动可能诱发踝关节滑膜炎症,表现为关节腔积液、压痛明显伴活动障碍。需限制活动量,急性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外涂,严重时需关节腔穿刺抽液。该病具有自限性,但家长应注意预防儿童反复膝关节与踝关节受累。
4、扭伤
踝关节外侧韧带损伤是常见病因,多由足部内翻位着地导致。可见局部淤青肿胀,按压外踝前下方疼痛加剧。轻度扭伤可通过弹性绷带加压包扎,配合云南白药气雾剂治疗。家长需确保儿童伤后2周内避免跑跳运动,防止形成习惯性扭伤。
5、骨折
高处坠落或严重扭伤可能导致踝部青枝骨折或骨骺损伤,表现为持续剧痛、明显畸形与功能障碍。需立即固定患肢并拍摄X线片确诊,部分病例需石膏托外固定4-6周。家长切忌自行揉捏患处,应及时送医防止延误治疗时机。
日常应注意为儿童选择防滑运动鞋,运动前做好热身活动。饮食中保证充足奶制品与深绿色蔬菜摄入,维持骨骼健康。若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伴随发热、关节变形等症状,家长须立即带儿童至骨科就诊,通过X光、超声等检查明确病因。夜间疼痛时可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使用儿童专用热敷垫温度不宜超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