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附子的功效与作用

中医养生编辑 医普小能手
0次浏览

炮附子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等功效,主要用于治疗亡阳虚脱、肢冷脉微、心腹冷痛、阳痿宫冷、虚寒吐泻、阴寒水肿、阳虚外感、寒湿痹痛等病症。炮附子是毛茛科植物乌头子根的加工品,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但仍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温阳散寒

炮附子辛甘大热,能温一身之阳,散寒效果显著。适用于肾阳虚衰导致的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常与肉桂、山茱萸等配伍。脾阳不振引起的脘腹冷痛、大便溏泄,可与干姜、白术同用。风寒湿痹引起的关节冷痛,多与桂枝、麻黄等搭配使用。代表方剂如附子理中丸、四逆汤等。

2、回阳救逆

炮附子能峻补元阳,有回阳救逆之效。主治大汗亡阳导致的四肢厥逆、脉微欲绝等危重症候,常与人参、干姜组成四逆汤类方剂。现代临床用于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等循环衰竭的抢救,需在监护下使用。含炮附子的参附注射液已被纳入急症用药目录。

3、补火助阳

炮附子可补命门之火,治疗肾阳不足引起的阳痿滑精、宫冷不孕。常与鹿茸、巴戟天等壮阳药配伍,如右归丸。甲状腺功能减退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等内分泌疾病出现阳虚证候时,可在复方中加入炮附子。使用期间需监测心率血压变化。

4、散寒止痛

炮附子善逐经络之寒,缓解寒邪所致的顽固性疼痛。寒疝腹痛常配小茴香、乌药,如天台乌药散。寒湿头痛可与白芷、川芎同用。坐骨神经痛属寒湿型者,可用炮附子与独活、桑寄生组方。其镇痛作用与调节P物质、前列腺素等致痛物质有关。

5、其他应用

炮附子还用于阴寒水肿(真武汤)、阳虚外感(麻黄附子细辛汤)、阴疽疮疡(阳和汤)等病症。现代研究表明其有效成分乌头类生物碱具有强心、抗炎、免疫调节作用。但需注意与白附子、关白附等名称相近药物的区别,避免误用。

使用炮附子须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严格控制剂量,常规煎煮时间需超过60分钟以降低毒性。孕妇、阴虚阳亢者禁用,不宜与半夏、瓜蒌、贝母等药物同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出现口唇麻木、心悸等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建议将炮附子与其他药材先煎,并定期复查肝肾功能。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