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
儿童过敏性紫癜可通过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干预、血浆置换等方式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通常由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疫苗接种、遗传易感性等原因引起。
1、避免接触过敏原
明确并避免接触可能诱发过敏的物质是治疗的基础措施。常见的过敏原包括海鲜、鸡蛋、牛奶等食物,青霉素等药物,以及尘螨、花粉等环境因素。家长需记录患儿饮食和接触史,帮助医生排查过敏原。急性期建议采用低敏饮食,逐步恢复单一食物以观察反应。
2、使用抗组胺药物
氯雷他定糖浆、西替利嗪滴剂等抗组胺药可缓解皮肤瘙痒和荨麻疹症状。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受体减轻血管通透性增高导致的紫癜。适用于轻症患儿,需注意部分药物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服药期间避免剧烈运动。
3、糖皮质激素治疗
泼尼松片、甲泼尼龙注射液等糖皮质激素能快速控制严重血管炎症。适用于关节肿痛、腹痛或肾脏受累者,短期使用可抑制免疫过度反应。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突然停药可能引起反跳现象,长期使用需监测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
4、免疫抑制剂干预
环磷酰胺片、硫唑嘌呤片等免疫抑制剂用于激素无效或依赖的难治性病例。通过抑制T/B淋巴细胞增殖减轻免疫损伤,尤其对肾脏病变有效。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注意预防感染等并发症。
5、血浆置换
通过体外循环清除血液中的免疫复合物和抗体,适用于急进性肾炎或多器官衰竭的重症患儿。需在三级医院专科进行,每次置换2000-3000毫升血浆,通常需要重复进行3-5次。术后需补充白蛋白和凝血因子,密切监测电解质平衡。
患儿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紫癜部位;选择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逐步增加活动量;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辛辣刺激及已知过敏食物;定期复查尿常规监测肾脏情况;气候变化时注意保暖防感染。家长应学习识别腹痛、血尿等预警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