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菌性皮肤病怎么检查
真菌性皮肤病可通过直接镜检、真菌培养、伍德灯检查、病理活检、分子生物学检测等方式确诊。真菌性皮肤病通常由皮肤癣菌、酵母菌、霉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表现为红斑、脱屑、瘙痒等症状。
1、直接镜检
直接镜检是取皮屑、甲屑或毛发样本置于载玻片上,加入氢氧化钾溶液溶解角质后显微镜观察。该方法可快速发现菌丝或孢子,适用于体癣、股癣、手足癣等浅部真菌感染。检查前需清洁患处但无须停用抗真菌药物,若结果阴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2、真菌培养
真菌培养将样本接种于沙氏培养基,观察2-4周菌落形态及显微镜下特征。该方法能明确菌种并指导用药,适用于顽固性感染或深部真菌病如念珠菌病。培养阳性率受采样质量、运输条件影响,必要时需重复取材。
3、伍德灯检查
伍德灯通过365nm紫外线激发真菌代谢产物产生荧光,常用于头癣和小孢子菌感染筛查。黄绿色荧光提示犬小孢子菌感染,亮绿色荧光多为铁锈色小孢子菌。该方法无创快捷但存在假阴性,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4、病理活检
病理活检取病变组织进行PAS染色或银染,观察组织中菌丝结构。适用于深部真菌病如着色芽生菌病,或临床表现不典型的慢性感染。活检可区分真菌定植与侵袭性感染,但操作有创且耗时较长。
5、分子生物学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扩增真菌特异性基因片段,适用于传统方法难以鉴别的罕见菌种或混合感染。该方法灵敏度高且能快速出结果,但成本较高且对实验室条件要求严格,目前多用于科研或重症患者诊断。
确诊真菌性皮肤病后,日常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导致扩散。衣物毛巾应煮沸消毒并单独晾晒,家庭成员避免共用个人物品。治疗期间遵医嘱规范用药,足疗程使用抗真菌药物如联苯苄唑乳膏、硝酸咪康唑散、特比萘芬片等,定期复查至真菌学转阴。合并糖尿病或免疫缺陷者需积极控制基础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