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怎么传染上的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传播等途径传染。丙型肝炎病毒可能通过破损皮肤黏膜接触感染者血液、共用注射器、无保护性行为或分娩过程传播。
1、血液传播
接触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是主要传播途径。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牙科器械,或输入未筛查的血液制品可能导致感染。纹身、穿耳洞等有创操作中器械消毒不彻底也存在风险。
2、性传播
无保护性行为可能传播丙肝病毒,尤其存在黏膜损伤时。多性伴侣或男男性行为者感染风险较高,但日常接触如拥抱、共用餐具不会传播。
3、母婴传播
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将病毒传给新生儿,发生概率约为5-10%。妊娠期宫内感染较罕见,母乳喂养一般不会传播。
4、共用个人物品
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可能接触血液的个人物品存在潜在风险。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日常社交接触如握手、喷嚏不会传播。
5、其他途径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如针刺伤可能感染。既往输血或器官移植史者若在1993年前接受相关治疗,因当时未普及丙肝筛查,感染风险较高。
预防丙肝需避免高危行为,不与他人共用注射器具或个人卫生用品,医疗操作使用一次性器械,性行为采取保护措施。建议高危人群定期筛查,确诊后及时接受抗病毒治疗,避免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日常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酒精摄入以减轻肝脏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