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甲变黑了是怎么回事
指甲变黑可能由外伤、真菌感染、黑色素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局部护理、抗真菌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干预。
1、外伤
指甲受到挤压或碰撞后,甲床毛细血管破裂形成淤血,初期呈紫红色,随时间推移可能变为黑褐色。通常伴随按压疼痛,但无其他不适。建议避免二次损伤,保持患处清洁干燥,淤血会随指甲生长逐渐外移消失。
2、真菌感染
甲癣可能导致指甲增厚发黑,多由红色毛癣菌等病原体引起,常伴随甲板分层、碎屑堆积。需通过真菌镜检确诊,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药物,严重时需联合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3、黑色素沉积
长期接触染发剂、劣质指甲油等化学物质,可能导致甲板色素沉着。表现为边界模糊的片状灰黑色斑,无疼痛感。建议停止接触刺激物,日常可涂抹维生素E乳帮助淡化色素。
4、甲母痣
甲根部黑色素细胞增生形成纵向黑线,宽度多小于3毫米且边缘规则。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通常无须特殊处理,但若黑线突然增宽或颜色加深,需警惕恶变可能,应及时进行皮肤镜检查。
5、黑色素瘤
甲下恶性黑色素瘤表现为快速扩大的黑斑,常伴甲板变形、出血,多见于拇指和脚趾。需通过病理活检确诊,确诊后需扩大切除手术,必要时配合达卡巴嗪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日常应避免指甲机械性损伤,接触化学物品时佩戴防护手套。真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修剪工具并定期消毒,糖尿病患者更需警惕甲癣诱发并发症。出现黑甲伴随疼痛加剧、甲周红肿或全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排查恶性病变。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含锌、铁食物有助于指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