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的症状有哪些
肛瘘的症状主要有肛门周围疼痛、分泌物渗出、肛门瘙痒、局部硬结或肿块、反复感染等。肛瘘是肛管或直肠周围组织与皮肤之间形成的异常通道,多由肛周脓肿破溃后未完全愈合导致。
1、肛门周围疼痛
肛瘘患者常出现肛门周围持续性或间歇性疼痛,尤其在排便时疼痛可能加重。疼痛程度与瘘管的位置和炎症程度有关,高位肛瘘可能伴随深部钝痛,低位肛瘘则以表浅刺痛为主。疼痛可能放射至会阴或臀部,久坐或活动时症状可能加剧。
2、分泌物渗出
瘘管外口常有脓性、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渗出,可能导致内裤污染。分泌物量多时可能散发异味,干燥后形成痂皮。分泌物刺激周围皮肤可能引发皮炎,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复杂性肛瘘可能出现多个外口交替流脓。
3、肛门瘙痒
分泌物长期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顽固性瘙痒,搔抓可能加重皮肤损伤。瘙痒在夜间或出汗后可能更明显,继发真菌感染时可能出现白色鳞屑。需避免使用碱性洗剂清洁,可选择温和的生理盐水湿敷缓解症状。
4、局部硬结或肿块
肛瘘外口周围可触及条索状硬结,按压可能有压痛或脓液溢出。急性感染期局部可能出现红肿热痛的炎性肿块,严重时伴随全身症状。肿块可能随炎症消退暂时缩小,但瘘管未根治时会反复发作。
5、反复感染
肛瘘患者易出现局部反复感染,表现为红肿热痛加剧、分泌物增多、发热等。感染可能向深部扩散形成脓肿,需及时抗感染治疗。长期慢性感染可能增加癌变风险,建议尽早就医评估手术指征。
肛瘘患者日常应保持肛门清洁,排便后可用温水清洗,避免久坐久站。饮食需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辛辣刺激食物,预防便秘或腹泻。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分泌物异常增多时需及时就医,多数肛瘘需手术切除瘘管才能根治。术后需定期换药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