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的症状表现及治疗方法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沿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伴疼痛,可通过抗病毒治疗、镇痛、局部护理等方式干预。带状疱疹通常由免疫力下降、年龄增长、应激等因素诱发,可能伴随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1、皮肤症状
早期在受累神经支配区域出现灼热感或刺痛,1-3天后出现红斑基础上成簇分布的粟粒至黄豆大小水疱,疱液清亮,周围绕以红晕。皮疹沿单侧神经呈带状排列,常见于胸背部、腰腹部及头面部。水疱7-10天后干涸结痂,可能遗留暂时性色素沉着。部分患者会出现瘙痒或感觉异常。
2、神经痛症状
急性期表现为持续性灼痛、刺痛或电击样疼痛,触摸皮肤可诱发痛觉过敏。约10-30%患者发展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可持续数月甚至数年。疼痛程度与年龄呈正相关,60岁以上患者发生率显著增高。疼痛可能影响睡眠和日常活动,严重时需药物干预。
3、特殊类型表现
眼部带状疱疹可引发结膜炎、角膜炎甚至视力损害;耳部带状疱疹可能导致面瘫、耳鸣和听力下降;播散型带状疱疹多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表现为全身多部位皮疹伴内脏受累。免疫功能受损患者还可能出现溃疡性皮损或坏死性病变。
4、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在皮疹出现前1-5天有低热、头痛、倦怠等前驱症状。急性期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食欲减退。老年患者全身症状更为明显,少数会出现恶心呕吐。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能出现高热和脓性分泌物。
5、治疗方法
发病72小时内启动抗病毒治疗可缩短病程,常用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伐昔洛韦片等。中重度疼痛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局部处理包括炉甘石洗剂外用、冷敷及保持皮损清洁。严重病例需住院静脉给药,合并感染时加用抗生素软膏。
带状疱疹患者应保持皮疹干燥清洁,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疼痛明显时可尝试冷敷缓解。饮食宜清淡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证充足休息。50岁以上人群可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进行预防。若出现视力改变、剧烈头痛或皮疹扩散至全身等表现,须立即就医。